服务网点 联系我们 燃气价格
新闻资讯News
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热度再攀升 中日友好医院用数据说话

     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一定会让患者就医越来越便利,医生负担越来越轻,这一定是个大趋势。 
4月26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和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。发布会地点选在中日友好医院,主题聚焦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,展示一家三甲公立医院如何发挥好“国家队”的示范带动作用。 
      远程医疗的概念最早被提出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医院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势头向好。就在15天前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审议通过《关于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的意见》,要求健全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服务体系,完善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支撑体系,同时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相关内容。 
      目前,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达百余家,远程医学协作网更是初步形成。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在发布会上表示,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一定会让患者就医越来越便利,医生负担越来越轻,这一定是个大趋势。 
中日医院示范先行 
     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医院,中日友好医院一直在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模式上积极探索。 
据孙阳介绍,在远程医疗方面,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国家级远程医疗中心,目前网络已覆盖全国各省区直辖市(包括澳门)近3000家医疗机构。自2015年以来,年平均远程会诊量超过5000例次,据不完全估算,累计为基层患者节约综合就医成本约7000余万元。 
      其次,在医联体建设方面,中日友好医院发挥在呼吸、疼痛、中西医结合肿瘤等学科优势和技术辐射作用,牵头成立专科医联体,并逐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专科医联体建设。与此同时,还开展了远程会诊、远程影像诊断、远程教学查房、学术会议转播、线上技术培训、大型科研协同等业务。自2016年专科医联体成立以来,已经累计完成专科医联体内疑难危重症转诊2500余例、远程会诊985例、远程培训17期次、累计接收进修600人次。 
      在信息化便民惠民方面,医院通过对现有信息进行集成,多途径开发面向患者的信息通道,如APP、微信公众号等。孙阳表示,目前,在缴费、挂号、候诊、结果查询等功能上都已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,实施了移动预约、移动分级诊疗、移动支付等举措,切实减少患者的排队、等候时间,让患者随时随地享受医院的前端服务。 
未来,中日友好医院将通过利用4G以及5G的互联网技术,实现设备的共享、管理,患者的安全管理等,实现医院更多流程的优化和管理的改进,方便患者就医。同时,对于一些在社区基层就诊的患者,也能很便利地通过互联网直接和大医院的专家取得联系。 
      两个“安全”亟待保障 
   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工作的有效开展,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安全保障:医疗质量安全和数据信息安全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强调,这两个“安全”也正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。 
在医疗质量安全上,一方面,医疗机构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不仅要进行医生身份的数字化认证,使之能够得到有效核实,还要进行医生在线诊疗行为的监管,保证网上全程要留痕、可追溯;另一方面,互联网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。一旦发生医疗不良医疗事件或者损害事件,除了医疗机构外,互联网企业也要主动履责,并对提供的服务和诊疗行为进行负责。 
      在数据信息安全上,既要保护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隐私,也要保障患者在就诊后产生的病历信息安全。目前,隐私泄漏是各方最为担心的问题。一直以来,政府对于病历信息等的保管和使用都有非常明确、严格的规定。焦雅辉说,在下一步,电子信息数据安全及电子信息“确权”问题将是研究重点,不仅要从技术上加强安全保护,更要让数据使用有法可依。 
      “人工智能的科研不仅是政府在推动,甚至社会各方力量都在积极参与做这方面的工作。据我了解,中国在这个方面在全球都是比较领先的。”焦雅辉说道。而孙阳更是希望中日医院能不断发挥示范作用,以人为本,不断建设完善服务平台,努力提升现代医院管理水平,提高服务效率。

(健康界)

返回